题算得正确、迅速。
此外,在教给审题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审题训练及热情鼓励,以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和提高审题的能力。(三)研究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1)研究读题的基本方法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2)指导学生动眼观察题目信息
对题目意思能正确领会,还需要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心理学认为,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同时,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数学题目大多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理解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再把有用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3)指导学生对题目的有关的信息进行动手操作
审题是一个对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复杂过程。数学语言的精练、抽象和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低年级学生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我们还需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
f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比如折折、剪剪、画画、点点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审题。(4)以身示范,促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近朱者则赤,近墨者则黑。小学生的模仿性强,教师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学生许多学习习惯正是受教师行为习惯的影响而形成的。如有的教师读题出错,板书出错,计算出错,批改出错等,次数多了,学生在不自觉中也就形成了不良习惯。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都要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感染学生。六、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等方法。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9月)收集有关理论资料;学习研讨相关的理论;选择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调查。2、全面实施操作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1月)进行教学实践,及时收集典型材料和过程性资料;撰写课题实施的阶段小结;积极学习有关理论文章,提升研究理念。3、实践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