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用多种方法抓住问题的实质。我发现小学生学习数学所表现的理解能力,主要是学习调用诸种感官,通过创设情景,依靠思维去理解新的知识。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动态演示等一些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功能,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具体地表达事物发展的过程,生动地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因此,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注重直观形象,把数学课本上抽象的文字描绘和静止的图像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动态过程,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
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把学生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束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例如,某操场长80米,宽65米,为满足学生活动需要,操场的长增加40米,宽增加25米,求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学生在解题时容易出现这样错误解法:40×25=1000(平方米),如果我们按题意在屏幕上先出示长80米,宽65米长方形,再延长长方形的长和宽,成为扩大后的长方形,并把面积扩大的部分涂色。从图上直观地看出长40米、宽25米的长方形不是操场所增加的面积,再
f让学生看图思考:增加的面积应该怎样求?在可视图形的帮助下,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这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转为活跃,有力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运用多媒体,更有利于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复杂的图形、计算法则、总结性的文字,各种形式的课堂练习都可以在课前制成课件,教学时根据需要投影出来。教师省去了在黑板上绘图和书写的时间,而学生可以加快感受认知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统计图知识时,教师可先通过计算机展示三类统计图,从而使学生很快认识统计图,并了解其概念和作用。这样,既缩短了对学生的讲解和制作时间,又加深了学生对统计图的认识,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教师先出示一系列事物的图形,如:钟面、扇子、红领巾等,然后通过抽拉,屏幕上的物体只剩下由线条组成的图形角,逐步让学生从具体事物中跳出来,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一些特征,并能从现实的事物中找出角,加深对角的认识,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用多媒体代替板书、板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