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考虑足够的变形余量。12根据不同的压力类型选用不同的巷道维护方法。对松动压力可以采用刚件支护来支撑围岩,防止破碎岩块的垮
f落。同时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固围岩,提高岩体的自身强度。变形压力是软岩巷道的主要压力显现形式。对了变形压力必须根据流变特征合理地设计支护刚度、控制支护时间和支护施工顺序,既允许围岩有适当的变形,以利于能量释放,又能将变形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之不发展为松动压力。膨胀压力也可以看作是变形压力的一种。除采用与控制变形压力相同的措施外,还要特别注意围岩的物理化学效应,防止围岩脱水风干。因为某些软岩经脱水风干后再遇水,会出现严重的膨胀和崩解。
13改善围岩力学性质,充分发挥围岩的自稳能力。巷道上覆岩层重量引起的自重应力主要是由巷道围岩承受的,支架只承受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应重视改善围岩的力学性质,提高围岩的自稳能力。改善围岩的力学性质的主要措施是提高岩体的力学指标,包括提高岩体的抗拉、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提高岩体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等。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可采用封闭围岩暴露面、安装锚杆、向岩体注浆以及支架壁后充填等方法。14对软岩“怕水、怕风、怕震”的特点,实行及时喷浆封闭、控制水源与封底、控制放炮装药量和预留防震层、减少翻修扰动等综合措施保护围岩,防止围岩强度的降低。15软岩巷道围岩变形速度快、变形量大,岩移压力大,自稳时间长。如果在围岩塑变急剧发展阶段架设刚性较强的永久支护,会使支
f护体在强大的围岩变形力的作用下遭到破坏,因此,应采用作预留变形空间、巷道掘后以柔性较好的支护结构作为第一次支护,以适应巷道初期急剧变形,待围岩变形缓和时再进行二次支护。
除上述的一些基本原则外,软岩支护还应考虑选择合适的支护特征曲线;较高的初撑力、较高的初期增阻速度和工作阻力,减少对围岩的震动和超挖等其他一些原则。
2新型支护方案设计根据深井巷道矿压的相应控制原则,提出以下两个方案。21让压与锚注支护方案让压与锚注支护方案利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大的特点,预留变形空间,采用锚网喷主动支护技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锚(索)网喷支护及时支护且初撑力较大,适应大变形,特别是非对称、非均匀变形能力强的特点。充分让压后,在围岩趋于稳定的最佳时机,利用特种中空锚杆兼作注浆管,融锚固、封孔、注浆工艺为一体,对岩体实施外锚内注加固处理,利用锚杆注浆充填围岩裂隙,配合锚喷支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