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老师增减衣服。教师、保育教师应做到:保教人员要以身示范,与幼儿共同参加锻炼。教师:1操前清点幼儿人数、检查衣着、鞋带,组织幼儿有序地到户外做操。注意随机进行安全提示。2教师精神饱满,口令、示范动作准确熟练。并注意幼儿基本动作的练习和操节变换,活动密度适当,遵守规则。3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指导保育教师及时增减衣物,处理异常情况。4、小班以模仿操为主,中班以徒手操为主,并可选做一两套轻器械操。每学期应更换一套新操节。
f保育教师:1协助教师做好操前准备工作。如:场地布置,器械准备,提醒幼儿入厕,喝水。督促幼儿排好队伍。2协助教师,指导个别幼儿动作,照顾体弱幼儿。与幼儿一起做操,动作规范协调,3根据气候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用干毛巾为幼儿擦汗,垫隔已湿衣服。注意保护幼儿的做操安全。
三、教育活动
(小班1520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3035分钟)教师指导幼儿应做到:1、喜欢参加集体教育活动。使幼儿逐渐转入安静状态。2、在老师的指导启发下,能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乐意表达自己的愿望,逐渐养成动脑、动手和手脑并用的习惯。中大班幼儿逐渐形成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能够运用已获得的简单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大班幼儿能对自己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倾听、等待,遵守活动规则,坚持完成活动任务。看书握笔姿势正确,坐姿自然端正。4、逐步树立合作意识,愿意和同伴一起,商量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保教人员)应做到:1、做好教学活动前的准备工作:(1)尊重幼儿好奇、好问、好动的天性。选择符合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内容,以游戏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严禁小学化倾向。(2)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包括计划安排、场地选择、材料准备等,应于前一天准备好,幼儿用品数量要多于幼儿数。活动前提醒幼儿收拾玩具、入厕。做好教育活动的身心准备。创设和教学相适应的物质和人文环境,促使幼儿在操作材料和环境的互动中获得认知和经验。室内地面清洁无异物,室外环境安排无干扰;按活动要求摆好座位,光线充足,空气新鲜;注意经常交换幼儿座位。(3)教学形式宜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相结合,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充分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和学习梯度。及时反馈、调适教学行为,使之适宜有效,努力使每个幼儿都有获得满足和成功的机会。4注重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情感体验,注重习惯养成。充分赏识,肯定幼儿的自主活动,鼓励幼儿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