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的统一2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正在同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4、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25、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26、静止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特殊状态。27、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28、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29、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30、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是:矛盾。31、实践定义:是人以一定的手段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对象性活动。32、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33、实践的特点: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f34、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35、意识定义: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活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36、意识的四个决定性环节:1)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2)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3)动物的感觉和心理4)人类意识的产生。37、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38、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之一;2)意识活动是一个能动创造性的过程;3)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4)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控制。39、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动性提现在:能动地反映世界,而且表现在可以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40、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
f41、联系的定义: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42、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43、发展的实质:是指事物的上升、前进的运动或变化的过程。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4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2)质量互变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45、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4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47、认识质是基础、是前提;认识量是深化、是精确化。48、事物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注意“适度”的原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