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文化(下)
作者:来源:《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第10期
今天“夫子学堂”热闹非凡,茶小妹拉着茶老载歌载舞,还不忘把自己的那帮小姐妹也拉上,她们一会儿来一个“反手弹琵琶”,一会儿又来一个“飞天”,一会又再加“胡旋”或“胡腾”,把敦煌舞蹈表现得淋漓尽致。呵呵,大家可都是受鲁小班的影响,最近他最迷“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文化”,到哪都不忘跟大家讲述一番,这不,他往讲台上一站,扯着嚷门大叫:“大家肃静,上期的敦煌文化我相信大家都没看过瘾,现在我要接着给大家介绍更多有趣的敦煌知识啦,精彩不容错过哦!”敦煌莫高窟中与音乐题材相关的洞窟多达240个,那些飞天或菩萨手中有很多似曾相识却叫不上名的精美乐器。这些音乐壁画不仅是乐人们在当时的真实写照,也是解开我国古代音乐史之谜的一把钥匙。琵琶琵琶仅在莫高窟中所绘制的数量就多达700余件。飞天、药叉、菩萨等各类乐伎横抱琵琶演奏的画面散落在洞窟的各个角落。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大约在秦朝,开始流传着一种圆形的、带有长柄的乐器。因为弹奏时主要用两种方法:向前弹出去叫“批”,向后挑起来叫“把”,所以人们就叫它“批把”。后来,为了与当时的琴、瑟等乐器在书写上统一起来,便改称琵琶。到了南北朝时,从西域传来了一种梨形音箱、曲颈、四条弦的乐器,有人就把它和中国的琵琶结合起来,改制成新式琵琶。五弦五弦又称五弦直项琵琶,起源于印度,经由丝绸之路的天山北麓传入中国。曾一度盛行于唐代,入宋以后逐渐走向消亡。遗憾的是这件乐器在我国并没有得到传承。现今世上唯一一件唐代五弦直项琵琶“螺钿紫檀五弦琵琶”留存在日本正仓院。阮咸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出使乌孙国(今乌孜别克民族),乌孙王猎骄靡与汉通婚,乌孙公主出嫁前,汉武帝命懂得音乐的工匠参考琴、筝、筑、卧箜篌等创制了一种能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圆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四弦,这种乐器便是阮,当时称“秦琵琶”。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相传西晋有一个叫阮咸的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阮咸”。在敦煌北魏壁画上,可以见到它的造型。箜篌箜篌(kō
hóu)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历史悠久。据考证,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盛唐时期,箜篌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在日本东良大寺的寺院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代箜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