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①工业区②住宅区③商业区D.①商业区②工业区③住宅区
20.图7所示做法有利于减少城市内涝的是
①洼地上建停车场
②打开道路与绿地间的通道
③设计露天排洪沟
A.①③
B.②④
④使用石子、网格植草砖铺地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7
图8为某市市内跨区(县)人口迁移流分布示意图(箭头粗细表示迁移量大小)。读图,
5
f回答21、22题。图8
中心城区城边缘区近郊区远郊区
图8
21.影响该市跨区(县)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中心城区的旧城改造
B.郊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C.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
D.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22.该市跨区(县)人口迁移可能促使
A.全市总人口减少
B.近郊区人口密度减小
C.远郊区人口密度增加
D.城边缘区人口分布不均衡
读图9,回答第23题。23.图示区域及以南,有全国唯一的“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
其主导区位优势是A.邻近消费市场B.水陆交通便利C.工业基础雄厚D.技术人才密集
图9
24.结合表3信息进行两国比较,可知
表3(2008年数据)
人口
面积
可开采石油储量年可再生水资源量人均GDP
(万人)(万平方千米)(亿吨)
(立方千米)(美元)
菲律宾9270
2997
019
457
1746
俄罗斯14100
1710
3619
4498
12000
A.俄罗斯环境承载力较大
B.俄罗斯达到了人口合理容量
C.菲律宾劳动人口比重较小
D.菲律宾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6
f图10为北京城市轻轨某路段图。读图,回答25~27题。
25.北京修建城市轻轨铁路的最主要目的是改善
A.交通状况
B.居民生活
C.城市环境
D.城市结构
26与其他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相比,城市轻轨
A.运量大,占地广
B.噪音大、污染大
C.速度快、安全性高
D.成本高、整点准时
27.城市轻轨的建设最可能促使A.沿线地带形成大型工业区
图10B.城市中心商务区迁至郊区
C.沿线站点附近商业网点聚集
D.城市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衰落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读图11,回答28~30题。
图1128.水的社会循环
A.包含了水的自然循环B.加速了水的自然循环
C.对陆地水体有更新作用D.会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负面影响29.图中来源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包括
A.降水、地下水、地表水C.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30.污水再生回用
A.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C.虽无经济效益但有环境效益
B.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D.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
B.只适用于城市D.属于节流措施
7
f北京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