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人员承担;记录应及时、真实,按钻进回次逐段填写,严禁事后追记;钻探现场应综合肉眼、手触方法以及微型贯入仪等定量方法进行鉴别;钻探成果应采用钻孔野外柱状图或分层记录表示。
(8)钻探取样时,应保证80的土试样质量等级为Ⅰ级;试样采取的工具(及其规格)和方法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的相关规定;操作方法应按现行标准《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执行;土试样应妥善密封,防止湿度变化,严防曝晒或冰冻。在运输中应避免振动,保存时间不宜超过三周。对易于振动液化和水分离析的土试样宜就近进行试验。
(9)现场探察时,可采用地球物理勘探了解隐蔽的地质界线、界面或异常点;在钻孔之间增加地球物理勘探点,为钻探成果的内插、外推提供依据;作为原位测试手段,测定岩土体的波速、动弹性模量、动剪切模量、卓越周期、电阻率、放射性辐射参数、土对金属的腐蚀性等。
11
f(10)原位触探点应同钻探点有机布置,原位触探试验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的相关规定;其他相关原位测试试验,应结合工程勘察需求进行,确保能够全面查明工程水文地质情况以及相应物理力学性能。
(11)土试样的室内试验应遵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以及《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等标准规范的规定。
5、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制内容要求
51、资料整理
①、岩土工程勘察的原始资料,均应分类及时整理,在勘察报告交付后及时归档。
12
f②、所有原始资料均应保持其原始面貌,严禁涂改,严禁用重抄的资料替代原始资料。当需要更改时,可将被改部分圈去,在旁边写上应更改的内容。当需要誊清时,应附上原稿。
③、所有原始资料均应注明工程名称、资料名称和编号、完成日期,并有记录者和检查者的签字。
④、原始资料应检查、校对后方可应用,认定不正确或不可靠及其它未应用的资料,应签注说明,并归档。
⑤、勘察点、试验点和地质点的位置(坐标)及标高的测量原始资料,应符合工程测量标准的有关规定,勘察报告应说明引测的依据。
52、报告编制内容要求
文字报告的内容,应根据任务要求、地质条件、工程特点等具体情况确定。详勘报告,应有明确的针对性。本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正文部分①、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②、拟建工程概况;③、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④、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均匀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