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
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
二八年五月
1
f第一章
总则
为指导京沪高速铁路做好无砟轨道的铺设工作,通过对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道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进行观测,并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包括预测工后沉降,以便对无砟轨道的铺设条件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合理的无砟轨道铺设时机,确保无砟轨道结构的安全。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的重点应是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评估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沉降变形关系,以标段为单位实施。设计单位按照本指导方案,以标段为单位制定沉降观测设计方案。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沉降变形观测、评估过程是确定铺设无砟轨道的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需加强“零观测”(即初始值)的过程控制。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二、工作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
2
f2006189号);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7.《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8.《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9.《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10.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设计文件;11.铁道部有关规定。
3
f第二章
一、职责分工
组织管理
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参建各方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观测数据及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
(一)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负责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并对过程进行监督检查。1.总指挥部负责全线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对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过程进行监督检查。2.各指挥部负责各自管段内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的组织工作,对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过程进行监督检查。3.必要时组织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
(二)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是沉降变形观测的实施责任主体,必须严格按有关规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