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作者的这种心态。当时苏轼被贬黄州已有五年,虽耕种田地,可以自慰;虽有壮丽山河可以游乐,但仍感壮志未酬,心忧政事。自谓“闲人”反映了他胸怀愤懑,而又自嘲自解的心态。5.划分朗读节奏: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念无与为乐者6.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清楚,两人都很“闲”;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作者的“闲”。7.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暗示世人无心流连景色,一心追名逐利。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一、内容梳理
13
f本文是篇赠序,属临别赠言,宋濂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来告诫年轻人要认真刻苦地学习。二、重点字词1.嗜:特别爱好。无从:没有办法。致:得到。假:借。怠:懈怠,放松。益:更加。患:忧虑,担心。硕:大,指学问渊博。游:交往,外出求学。尝:曾经。趋:快步走。降:减,减退。辞色:言辞和神色。援:提出。质:询问。请:询问,请教。叱咄:大声斥责。复:回答。俟:等待。卒:终于,最终。负:背。屣:鞋。曳:拖。沃灌:洗濯。再:两次。臭:气味,文中指香料。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乱麻。敝:破旧。慕艳:艳羡,十分羡慕。奉:供养。
14
f天质:天然资质。卑:低下。岂:难道,哪里。谒:拜见。夷:平和。亲:父母。
礼愈至周到2.至至舍到无从办法从从乡之先达向
以中有足乐因为以致书以观来以衾用以为贽把
以是因为3.稍逾约:约定的期限。汤:热水。腰:挂在腰间。走:跑。....4.四支:支通“肢”,肢体。被绮绣:“被”同“披”,穿。..三、重点语句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译:抄写完后,赶快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译: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交游,向他们请教。我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请教。3.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