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于临界利率,金融资产持有者就预期未来利率将下降,于是现在就放弃货币购买债券。这样做不仅在目前享受到较高的利息收益,而且在将来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升时获得很多的资本收益。如果现行利率低于临界利率,那么,金融资产持有者就预期未来利率将上升,于是放弃债券而持有货币。这是因为,当利率过低时,由于放弃债券而放弃的利息较少。如果持有债券,则当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跌时,资本损失就很大,将超过利息收入。尽管对个人来说,要么选择债券,要么选择货币,对债券与货币的选择是单一的。然而从整个社会看,由于各人的临界利率不同,故在一定的利率变动范围之内,购买债券的行为与出售债券的行为同时并存。但总的说来,利率上升时,债券的购买量总是增加。因此,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负相关。4.错。随着某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边际产量一开始是上升的,在达到一定点之后,再增加该种可变要素的投入数量,其边际产量是下降的,甚至是为负的。这是因为任何生产过程都是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有一个最佳配合比例问题。在达到这个配合比例之前,可变要素较少,限制了固定要素的作用,此时连续增加可变要素的数量,其边际产量是上升的。在达到这个比例之后,可变要素显得过多,固定要素限制了可变要素的作用,此时再增加该种可变要素的数量,其边际产量是下降的,甚至有可能为负。这种现象就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四、问答题1.答:经济效率是指资源的配置效率。微观经济学认为,当社会资源配置到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边际转换率时,资源的配置就是合理的,或者说是有效率的。在完全竞争上,各厂商面对需求价格弹性无穷大的需求曲线,从而厂商按PMRMC原则决定产量。由于PMC,故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资源的配置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具有最高的效率。而在垄断市场上,厂商面对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价格往往大于边际成本,使得边际替代率不等于边际转换率,资源的配置效率较低,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性。2.答: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是: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导致总需求和收入的增加,引起交易货币需求量增加。如果货币供给量既定,交易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必然导致货币投机需求量的下降,引起利率上升和投资减少,并减少总需求和收入。在ISLM模型中,财政政策效果取决与IS与LM曲线的斜率。
f财政政策的效果与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正相关,而与LM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