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Z可解得C14uF,另外取R950Ω,则此2R10C1
环节实现的放大倍数是R1020,则实现了放大倍数的另一级分配,也还原了R9
原始信号的相位。所以至此,就实现了原始信号的测量处理,即能够通过将质量为010kg(也
即压力为0100N)的物体作用于弹性元件(等截面梁)并通过应变片使其电阻发生变化进而使后续相关电路产生对应的010V的电压实现对物体的称重,也即1kg物体对应1V的电压。将低通滤波后产生的直流电压接入数显表头就可直观地看出物体质量的大小。
9
f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测控电路》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结论
本次课程设计的压力传感器,通过交流稳压电源,电桥电路,三运放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精密整流型相敏检波电路,低通滤波器,能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观测,实现对压力的测量。
本次课程设计所测质量范围是010kg,同时也将后续处理电路的电压处理为与之对应的010V。由于采用了交流电桥,所以后续电路包括放大电路,相敏检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
五误差分析
误差的形成主要来源于温度误差,造成温度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1敏感栅电阻随温度变化引起误差试件材料与应变丝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使应变丝产生附加拉长或压缩2引起电阻变化。
这样的温度误差可以通过桥路进行补偿,如本设计中的全桥电路就很好地实现了温度的补偿
其次,电桥还具有非线性误差,由于对金属丝电阻应变片,电桥非线性误可以忽略,所以也不影响本次设计。
最后,对于如同工频等的干扰,我们尽量通过电路的优化除去干扰,如通过高共模抑制比仪放以及低通滤波器进行改进。
因此,从理论上说,本次课设中的误差还是比较好地得到了控制。
六参考文献
测控电路第四版
张国雄
传感器第四版
唐文彦
新编传感器设计守册
赵宝贵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实例
张君华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樊尚春
10
f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测控电路》课程设计说明书
心得体会
测控电路作为我们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发现自己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对电路设计的兴趣也在逐渐增加。
作为一名检测专业的大三学生,我觉得做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在已度过的大学时间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如何去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如何把我们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课程设计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大量的设计资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