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力一、力
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形变是指形状发生改变。2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示意图1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2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二、弹力
1弹性和塑性:1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2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2弹力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2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产生的条件: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③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3弹簧测力计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三、重力
1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的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