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0~福建省文化旅游业2010~2012年发展规划省旅游局(二○一○年五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国务院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闽政〔2009〕18号)、《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闽委办发〔2009〕3号),促进我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结合,提高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推动全省文化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和文化强省,特制订此规划。一、我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我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独特,闽越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地域文化内涵深刻、特色鲜明,武夷山、福建土楼相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南音、妈祖信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省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历史文化名镇3个、历史文化名村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5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历史文化名乡(镇)17个、历史文化名村28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0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6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5处,另有14座寺院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其中一些寺庙在我国台湾、东南亚、日本等地影响较大;妈祖、陈靖姑、祖师公、保生大帝等主要地方民间信仰影响广泛,信徒远播海外;遍布全省的古建筑类型多样,涉及军事、农业、交通、宗教、民居等,有较高的科考与观赏价值;茶文化历史悠久,名茶众多,茶艺丰富多样。此外,福建的饮食文化、戏曲文化、闽学文化等,均有一定知名度。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我省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省文化旅游产品日益多样,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加大,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武夷仙境、鼓浪琴岛、福建土楼、惠女风采、妈祖朝觐、昙石山文化、古田会址等我省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品牌。福州三坊七巷获得“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称号,武夷山市打造的大型山水实景剧目《印象大红袍》有效提升了武夷山旅游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总体形象。南音、高甲戏、芗剧、木偶戏、闽剧等民间
f戏曲,惠安石雕、寿山石雕、福州漆器、漳州剪纸等民间工艺,茶文化、船政文化、厦门音乐文化和畲族民俗风情等福建特色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为文化旅游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武夷山旅游文化节、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福建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