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作者:刘慧丽来源:《新课程小学》2017年第11期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小学生正处于形成习惯、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时代,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他们各种能力的培养。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但还是离不开学校和家长及大家的提醒和监督。自理能力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都至关重要。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重视对学生自理能力方面的培养。一、注重学生整洁有序习惯的培养,改变他们随意无序的思想这学期我负责一年级新生的班主任工作,开学后,我就发现有的学生穿戴不整齐,丢三落四,桌肚里的书、本子胡乱地堆放,纸屑杂物随便乱丢乱放。发现这些情况后,我便通过每周的班会课渗透自理方面的思想,教育他们平时要学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先教会他们如何整理书包、书桌,穿衣服,系鞋带等等,然后教他们做值日,手把手耐心地教他们扫地、拖地。让这些学生做好了,再去带动全班同学,以点带面,逐步培养。并且引入激励机制,学生的书、作业本都要求干净、平整,凡是到期末时书和作业本还保持干净平整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指导过后就是严格要求了,每天安排最负责的学生做值日组长,并把每天值日生的工作与雏鹰争章活动结合起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劳动习惯和热情也高了。我常常和学生讲:班级的卫生主要靠大家保持,而不是打扫,每节课下课我都会到班级里走走,及时对他们的卫生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已经养成习惯了,看到我来了就会不自觉地往地面上看看;作业本交上来之前都要轻轻把本角压平……家长也时常反映学生变得越来越懂事了,在家里也经常帮助家长打扫卫生,而且劳动起来特别有方法。二、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改变他们依赖父母和老师的思想这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是第一位的,自理能力可有可无,可事实上自理能力是需要从小培养的,这也是当今社会对儿童终身发展的要求,如果不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那么他长大以后就很难做到这一点。每次我早上在校门口值班,看到学生的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背着书包领着孩子到学校,我的心里就有别样的滋味,为此,我设计了一些主题班会和活动,有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题队会。有让孩子们自己教育自己热爱劳动的活动。比如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