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有ACD。A民事权利能力终止B为财产设定代管人
fC.继承开始D婚姻关系消灭3、某甲今年15周岁,他用口头协议的方式将家里的钢琴卖给某乙,因某甲身高体健,某乙并不知道某甲尚未成年。该协议AD。A.因主体资格欠缺而效力待定B.属重大误解C.因内容违法而无效D.某乙在某甲的父母表态前经催告后的一个月内,可以撤销该协议4、财产所有权包括四项权能,除了占有,还包括BCD。A.优先B.使用C.收益D处分5、公民因遭受他人不法侵害而造成身体伤害或死亡的,可以请求赔偿ABCD。A.医疗费B.因误工减少的收入C.残疾者生活补助费D.丧葬费和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6、张某误将邻居的衣物当成自己家的收了回来,并放进柜子里。在法律上,张某的行为属于(BC)。A.合法占有B.非法占有C.善意占有D.恶意占有四、案例分析甲经人介绍,在某厂做了搬运工,每月有800元收入,平时就住在工厂的宿舍里。由于工作,宿舍又离厂较远,甲打算从乙处花900元买一辆轻便摩托车。此事遭到甲的父母的强烈反对,但甲还是将摩托车买了下来。几个月后,甲因患精神分裂症,无法工作和独立生活。由于甲今年17周岁,其父母找到乙,认为他们之间的买卖无效,要求乙返还钱款,拿走摩托车。请问:甲的父母的主张有没有法律根据甲乙之间的买卖有效吗?为什么?参考答案:甲的父母的主张没有法律依据。甲乙之间的买卖有效。
f因为《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虽然几个月后甲患精神分裂症,但买卖当时并没有发病,双方买卖符合《民法通则》的三个实质要件:第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第二,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不存在欺诈行为;第三,没有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所以说甲乙之间的买卖有效。第三次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1、犯罪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2、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3、回避制度:是指承办案件的有关人员因与案件、案件的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办理该案的诉讼活动的制度。4、上诉:是指法定的诉讼参与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的判决或裁定时,依照法定程序要求上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诉讼行为。二、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