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制的方式来执行,所有需要监管机构强制要求的工作都是控制类而非价值创造类。所以各类主体的利益相关方需要明确实施风险管理工作并不是满足监管和合规要求,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价值和达成业绩,支持主体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的实
f现,这是为了满足更高层次的诉求。六、关于中文版出版Hirth主席向笔者介绍了和中国财政部在2013年《内部控制框架》引进方面的合作,并表示前期与财政部已达成意向由中国财政部引进新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并希望笔者可以在中文版引进的过程中与COSO及中国财政部加强沟通,并给予必要的协助!笔者希望推动中文版尽早发布,与中国众多企业管理者、风险管理从业者和研究人员共飨!延伸阅读:深度解读《COSO新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征求意见稿)》2016年6月,美国反欺诈财务报告委员会(TheCommitteeofSpo
sori
gOrga
izatio
softheTreadwayCommissio
COSO)发布了新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企业风险管理与战略和绩效协同”(E
terpriseRiskMa
ageme
tAlig
i
griskwithstrategya
dperforma
ce)征求意见稿,这是继2004年COSO正式公布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
terpriseRiskMa
ageme
tFrameworkERM)以来第一次对ERM框架进行修订和完善,更确切的说是对ERM框架大刀阔斧的进行了重新构思和设计。新版ERM框架已经于2016年9月30日截止全球范围内收集反馈意见,并计划于2017年第一季度正式公布,但实际上正式版迟迟推到了第三季度才公布,可见其内部经历了大量的讨论乃至争执,关于正式版框架解读稍候发布。一、新版ERM框架出台的背景众所周知,在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理论研究领域,COSO
f组织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从1992年出版企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I
ter
alCo
trolI
tegratedFramework)以来,作为在美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框架,不仅得到了美国证监会的认可,而且在全球范围内被众多国家相关企业和上市公司监管机构采用和推广,如中国财政部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即采用了COSO组织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框架要素和内容。2000年以来,企业界在实施了十来年内部控制框架之后,发现即便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仍然会出现企业倒闭、破产、经营失败或预期不达标等风险损失案例,所以COSO组织开始从更高的一个角度来思考企业的管理活动以及内部控制体系的局限性。内部控制体系确实对实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合理的保障(从实践经验看,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对经营和合规两个目标的支持力度并没有像财务目标那样得到很好的体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