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国医院的等级
我国医院按其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一级医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各级医院经过评审,确定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
绝对性的难。这是由于医疗资源绝对不足导致的,表现为缺医少药,难以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目前这种看病难已基本上解决,只存在于一些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中西部偏远地区。
f相对性的难。这是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导致的,主要发生在大城市的大医院里。一进大医院,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人太多、队太长、等太久。挂号、交费和拿药,一般要折腾大半天时间。专家号更是“一号难求”,为了能挂上号,有的彻夜排队,有的全家总动员、轮流上阵,苦不堪言。这种难是目前看病难的主要表现形式。
因“贵”而“难”。这是由于医药费用负担重导致的。据统计,2010年,我国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为1668元,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61939元。一次住院费相当于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的13,更超过了农民年人均收入。至于经常要看病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医药费负担不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还连累到整个家庭。这种难与前两种难交织在一起,加大了看病难的程度。
可见,解决看病难,依然任重而道远。必须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在缓解看病难上取得扎实进展。
权威声音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陈竺卫生部部长:新医改方案立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按照顶层
f设计的思路,着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以实现全面系统解决居民看病就医问题、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
深度解读
数字“十二五”健康新目标
◎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比“十一五”末增加1岁。
◎婴儿死亡率降至12‰,比“十一五”末下降8。
◎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比“十一五”末下降27。
◎提高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比“十一五”末下降21。
◇合力保基本:织就医疗惠民网
国民的健康水平,事关民族发展、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