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过程改进计划、变更管理计划、以及配置管理计划等,还输出3个基准:范围基准、进度基准、以及成本基准。这样一共13个子计划和3个基准,组成了整个项目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
2、将原来的“项目沟通管理”知识领域一分为二,改为“项目沟通管理”和“干系人管理”两个并列的知识领域。
第四版PMBOK把“干系人管理”并入“项目沟通管理”里,的确造成一定程度的混淆,更不能突出干系人管理的重要性。其它的还包括“103发布信息”和“105报告绩效”之间的混淆,以及它们与控制范围、控制进度、控制成本之间的重叠,这一点在以后的“工作绩效的信息流”一节中将做说明。第五版PMBOK把他们分开,其目的无外乎是为了清晰和强调两个各自的作用:
沟通管理:强调对项目信息的计划、收集、存储、组织、发布,以及监控沟通以保证它的高效性。干系人管理:强调不仅要管理干系人期望,更要保证他们的适度参与,而后者是项目成功的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当然,两者还是有很多联系的,主要是因为项目管理中干系人管理是项目的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必要条件,而项目管理工作本身几乎90都是沟通。
PMBOK第5版的新变化之二:大变样的第三章
f在第四版里,第三章常常令老师难讲,学生难学。PMBOK在这里的意图是提供一个具有概括性、指导性的框架,对后面章节的学习起到指示作用,帮助初学者在后面的学习里有章可循,不至于太散乱。但很明显,这一章过于复杂,往往适得其反,让初学者产生了迷失感。
在第五版PMBOK里,第三章的内容上大为减少,回归其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主要的减少就是不对47个过程进行说明和解释,而只是简单罗列在著名的表格31里。在以后的每个章节中(第4章~第13章),再进行详细阐述。
例如,在讲到“规划过程组”时,基本保留了前面的叙述,而对后面的341到420即这20个规划过程,就完全没有进行说明。
但是,这并不是说明这些架构性内容不重要,相反,而可能是因为太重要了,所以需要在附录A1里进行更规范和详细的总结。从名称上来看,附录A1《项目管理标准TheSta
dardforProjectMa
ageme
tofaProject》几乎和项目集的《TheSta
dardforProgramMa
ageme
t》同等重要。毋庸置疑,这一变化将是老师和学员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总之,第五版PMBOK的第三章是简洁、合理、且值得初学者高兴的,但其实它的重要性丝毫没有改变。
另外,第三章里特别新增了对项目绩效信息流的叙述,这一点将在下一个新变化里进行说明。
PMBOK第5版的新变化之三:整理后的工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