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目中“责任与使命”,分享心得。
xx年我给本专业大三学生上一门专业课。一开学,一位名叫朱延的学生找到我请假,因为准备申请出国深造,本学期要请三次课的假到校外上辅导班。出于对情况的不了解,我没有直接应允,让他到时候再来请假。后来,每次要去上辅导班朱延会来提前请假,我一一记录,并叮嘱他要在课后把掉下的内容补上。一个学期下来果然只有三次请假记录,而且他上课认真,回答问题思路清晰,作业整洁无误,事实证明掉的课他的确听了我的话自己补上了。我开始察觉这是一个勤奋而聪慧的学生。学期末的课程设计开始了,朱延因为辅导班又请了两天假,我一开始没应允,这个课程设计是有难度的,每天抓紧时间做,也要满满三周才能完成。考虑到这个学生很自觉,也想继续考察一下他的实力,我同意了。我几乎每天去教室查看和督促同学们的设计进展,除了前两天没看见他,后面我每次去教室他都在,且会积极地向我提问问题。晚了两天,他的进度虽然慢一点,但做得很仔细,方法正确无误,最后交的图纸美观且规范。看来这是个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我对他的印象非常好。
xx年大四毕业设计开始了,朱延分到了我的组,看到优秀的学生分过来我很高兴。2月份在确定最终毕业课题之前,我想听听他关于毕业课题的想法。我找他谈了一次话,果然
9102年整理各行业精品范文,实用性强欢迎下载
f他的想法与众不同,多数同学想做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工程设计,因为这个方向在工作上是最有用的,而朱延认为这个课题太简单,他想做个更有挑战性的。说实话,“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工程设计”对于次做的同学来说并不简单,由于方法不明朗、规范不熟悉,缺乏实战经验往往觉得无从下手。通过深入交谈,原来朱延所谓的“简单”是指这类设计有现成的方法可循,他想挑战的是“未知数”我恍然大悟,这是我次碰到如此有胆量的学生,在一大堆不愿挑战新事物,更愿意安于现状的人群里也包括我在内,朱延让我刮目相看了结合朱延想出国深造的意愿,我给他安排了一个试验项目作为毕业课题,这是我与外单位的合作项目,实验室也在校外,并且试验的结果无从得知,也可能会失败,得不出有价值的结论。我把这些“难题”一一向朱延摆明,他仍然表示愿意进行这个课题。而这个时候,他申请的几所国外高校还没有一所给他答复,也就是说他前程未卜。
试验正式开始前还有一段时间,我布置朱延去查资料了解与课题相关的内容,并让他尽量查较新的英文文献。3月初,试验正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