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课型:音乐唱歌课年级: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材分析:《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管桦词、仇希贤曲。歌曲由作曲家瞿希资创作于1957年,发表与1958年《儿童音乐》创刊号。曾获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音乐作品一等奖。这首可以独唱也可以齐唱的叙事性儿童歌曲,曲调优美、动听,节奏舒展、感情真挚、富于口语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歌曲采用带再现的三步曲式。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领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2.能够以自然、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的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3.积极地思考怎样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方法表达歌曲情感。教学重点:
f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2、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怎样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方法表达歌曲情感。深化对歌曲内涵的体验。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三、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师:那么咱们今天就来《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初听音乐,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师:你听到这首歌的第一感受是什么?生:特别悲伤、伤感、非常优美等。师:“妈妈”用歌声讲了个什么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放音乐,学生陶醉的聆听歌曲。)师:谁想说说?生1(争先举手):在讲有地主的时候的事情。生2:在讲“妈妈”小时候的艰苦生活。生3:讲“妈妈”多么不容易。师:你们说的太好了!这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曲通过舒缓悠扬的旋律交待了妈妈讲故事的时间和场景,歌曲还通过沉缓、叹息的音调以
f“妈妈”的口吻叙述了过去旧时代的艰苦生活和母亲经历的苦难。下面我们一起再来听听。请你边听边思考,这首歌分为几段?(再次聆听,学生随着音乐情绪的变化为歌曲分段落。)师:分为几段?为什么?谁想说说?生1:分为三段第一段说的是“妈妈”讲故事的时间和地点。生2:第二段描述“妈妈”在过去的艰苦生活。生3:第三段好像跟第一段差不多。师:你们真的是太棒了!我不得不为你们竖起大拇指!歌曲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第一段:描述了在晚上我们依偎在“妈妈”的身边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第二段:“妈妈”讲述在旧社会时期艰辛的生活。第三段:再现第一段“妈妈”讲故事的场景。2.教师范唱师:这么好听的一首歌你来听听我唱的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