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K12资料
考纲要求
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物质的组成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①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②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③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④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a.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b.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2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
3同素异形体①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a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b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推荐学习K12资料
f推荐学习K12资料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
变化。2.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1分类方法常用的两种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①交叉分类法示例
②树状分类法示例
2分类方法的应用Ⅰ认识物质间的转化和性质
③、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aOH2+CO2CaCO3↓+H2O推荐学习K12资料
f推荐学习K12资料
点燃C+O2CO2Ⅱ认识化学反应的分类依据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吸热
放热
【多维思考】1.按不同的分类方法,NaHSO4应属于物质中的哪些类别?提示:1化合物、盐、钠盐、硫酸盐、酸式盐、强电解质等。2.从性质角度看,常见的氧化物,有哪些类别?写出其典型代表物的化学式。提示:①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等;②酸性氧化物:CO2、SO2、M
2O7、CrO3等;③两性氧化物:Al2O3等;④不成盐氧化物:NO、CO等;⑤其他氧化物:Fe3O4、NO2、Na2O2等。
规避物质分类的“三大误区”误区一误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1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由12C和13C组成的石墨则是纯净物。2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一物质。如C4H10的结构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二者组成混合物;C2H2与C6H6最简式相同,但前者为乙炔,后者为苯。误区二误认为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是碱。
推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