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种“气盛言宜”式作诗方法的教育后再听到法则式的方式就不能不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黄庭坚的法则理论是否正确姑且不论单从效果上来说他使学习者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立竿见影地按照法则来创作诗歌。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一时之间天下翕然响应的奇观不难理解黄庭坚对于后人所产生的震撼性的影响。点铁成金、2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语言文字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同样的字眼放在不同的地方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中国历代诗人都有借鉴前人诗句之时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家也不能免。曹操《短歌行》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皆是《诗经》中的成句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乃是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化用王维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反用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源于《孟子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诗歌创作不在于出新辞、出新句重要的是在于有新意。既能推陈出新又何必拘泥于外相呢清代袁枚在续诗品中说“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著我字字古有言言古无。吐故吸新其庶几乎”继承与创新就像是人体的呼吸一样故是新的基础新是故的替代。黄庭坚本人的诗歌创作正是其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实践。欧阳修“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高声”到黄庭坚笔下就变成“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更为精炼紧凑杜牧“平生五色线原补舜衣裳”被引为“公有胸中五色线平生补衮用功深”五言变为七言意韵更丰富了。黄庭坚说的“点铁成金、夺胎
4
f换骨”是一种具有独特创新意识的法则对前人的句法、句律、典故、艺术之法加以熟参以心悟人化为我用。这里以诗歌的意喻胎以诗歌的语喻骨不变其意而造新语就叫换骨法变化其意而用原语形容之就叫做夺胎法。这是一种融合自身思想的审美创造。
精神内核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精神内核
所谓宋人重理尚法、以议论为诗、以学问为诗、长于理而病于意兴、追求瘦硬生新等便主要是指江西诗学而言。江西诗派最明显不过的思想倾向就是受到当时相当流行的理学的影响。理学是儒家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或称新儒学它的兴起与中国古代社会向后期的转折同步同时又引起中国古代诗学思想的内向转化。作为与宋明理学的创立差不多时期诞生的江西诗派自然深深地打上理学的烙印正因为江西诗派的首领黄庭坚等人对诗歌的根本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