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规划部署,“十一五”期间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见表三,2010年比2005年死亡人数下降5427。──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非煤矿山的重点乡镇大都建立了安全监管站,初步建立了海洋石油安全监管体系。省、市、县三级配备了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人员11377人,已确定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支撑机构336个。
f──初步建立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体系,其中发布了非煤矿山安全方面的部门规章11部、国家和行业标准23部;各地区也相继发布了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为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法律依据。──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克服非煤矿山基础差、数量多等多种困难,认真实施安全许可制度,较好地开展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与换证工作,从源头上把好安全生产准入关。──非煤矿山整顿关闭和安全专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国非煤矿山数量五年下降了2666,危、险、病尾矿库分别下降了9364、9209、6477;通过地下矿山机械通风专项整治,到2010年底机械通风率达96,比整治前上升38。──石油天然气开采隐患治理效果明显,配套完善了含硫化氢油气田防护系列标准和井控装置,治理了陆上油气田管道占压、海底输油管线掏空、滩海陆岸建设标准低、简易平台试采等重大隐患,“十一五”期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
表三“十一五”期间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总事故数年份起数2006200720082009201018721861141612301009人数22772188206815401271死亡死亡人数与上年相比-278-39-55-255-175其中较大事故死亡起数7479634543人数300301249176179起数22142人数2746197026重大事故死亡起数00200人数0032600特别重大事故死亡
三“十二五”期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面临严峻形势与挑战。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非煤矿山领域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一是事故总量依然较大。“十一五”期间每年死亡人数逾千人,近50的事故集中并高发于中西部和矿业大省,非法违法生产造成的事故后果严重;占338的事故死亡人数是“三违”所致;因施救不当造成事故扩大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小型矿山占非煤矿山总数的96,因规模小,普遍存在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差、安全装备水平低、企业安全管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