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比较研究
作者:樊嘉钰汪蕾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22期
摘要: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导致盈余管理的出现。盈余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演变,划分为现在学界普遍认可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本文对两种盈余管理从概念、动机、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后果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一定建议,为盈余管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200001
盈余管理一直是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最开始的盈余管理主要是通过变更会计选择和会计估计政策用以调节会计信息。伴随着监管措施越来越严格,逐渐出现了隐蔽性更强不同于以往的盈余管理方法,这才使得理论界对其进行了区分和定义,也就是本文所说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下文开始从涵义、动机、影响因素、经济后果以及约束机制几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和总结。
一、两种盈余管理涵义上的比较
在会计领域里,盈余按照权责发生制以及是否对现金流量影响,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确认计量的已实现但未收到现金的盈余;另一种是企业当期已实现并且已收到现金的盈余。因此盈余管理可以根据是否涉及到现金活动,划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美国学者Schipper在1989年首次提出了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事实上市是企业管理层以获取个人利益为目的利益而改变财务报告的过程。我国学者宁亚平(2004)首次定义了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企业管理层为达到影响盈余的效果,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会计政策、会计选择的行为叫做“会计盈余管理”,而通过重组实际经营活动或交易来操纵盈余的行为叫做“实际盈余管理”。随后我国众多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作者将两种盈余管理含义总结如下:应计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通过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对有关盈余项目进行操控并影响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盈余管理活动。真实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通过操控和构造真实的经济业务,如操控交易、改变交易的会计实质或时间等,对有关盈余项目进行操控并影响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盈余管理活动。由于真实盈余管理依托于真实的经济业务,操作渠道更为广泛、隐蔽性更强,在外部监管力度逐渐加大、相关法律准则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