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研究
作者:王许雁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第04期
摘要:现代篮球比赛越来越激烈,身体对抗频繁,比赛环境复杂,这些都会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和比赛结果。因此,应重视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基于此,为了提升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教练员应在赛前做好情报搜集数据分析和运动员的心理建设,赛中维持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状态,赛后加强运动员紧张情绪的疏导,使运动员不断提高心智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保持最佳竞技状态。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心理调节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2(a)004502
心理训练(me
taltrai
l
g)是运用专业器材和相关措施有意识地改变人的某种心理状况,从而达到最适宜状态的一种心理干预方法。最早出现在医疗领域,后来广泛应用于体育运动。1932年德国病理学家JH舒尔茨开创自主训练,即通过催眠性言语暗示、肢体松弛方法等对自身本体状态进行自我约束的调整练习,改变本体生理、心理状态,达到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取得心身双修的效果。
篮球心理训练是指通过多种心理调节的手段主动的、有意识地对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积极影响的训练过程。心理训练是篮球整个训练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意志品质的培养,二是专项心理训练。运动员的意志品质通常包括自制、坚定、勇敢、果断、坚毅、主动等特性。篮球运动中意志品质突出表现在运动员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上,这也是篮球竞赛特点所决定的。因此要更全面地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才能形成信心百倍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1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分类和作用
依据训练目的和方法的异同,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一般分为普通心理训练和专项心理训练两大类。普通心理训练主要发展和强化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之初步获得心理训练的相关技能,形成运动员精神饱满的参加比赛的情感准备状态。篮球专项心理训练发展运动员成功参加篮球比赛,特别是高水平篮球竞赛所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特定的心理过程。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还可分为日常心理训练和比赛期心理训练,这是依据训练大纲和训赛关系来划分的。
比赛期心理训练又包括赛前心理训练和赛时心理训练,目的是使运动员在各种心理调节方法的作用下,形成积极的参赛心理状态,获得良好心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