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下10分钟、高压蒸气消毒可被灭活
3)、乙肝病毒基因组及编码蛋白
A、HBV基因组由不完全的环状双链DNA组成,分为长链(负链)、短链(正链)
B、S、C、P、X区均位于长链
S区前:S1preS1;前S2preS2;S
HBsAg
HBsAg抗原性复杂,共同抗原决定簇“a”,亚型决定簇“dy”和“wr”;分为10个亚型;长
江以北adr;长江以南adr和adw
C区:前C基因HBeAg;C基因HBcAg
P区编码多功能蛋白,包括DNAP等
X基因编码HBxAg,具有反式激活作用
4)、基因突变:A、S基因突变:HBsAg亚型改变或HBsAg乙型肝炎
B、前C区及C区启动子突变:HBeAgHBeAb乙型肝炎
C、C区突变:HBcAb乙型肝炎
D、P区突变:复制缺陷或复制水平降低
5)、抗原抗体系统
(1)、HBsAg与抗HBs
HBsAg:A、成人感染HBV后12周,最晚1112周先出现HBsAg。
B、急性自限性HBV感染HBsAg多持续16周,最长20周。
C、无症状携带者和慢性患者HBsAg可存在多年,甚至终身。
抗HBs:A、抗HBs为保护性抗体,HBsAg转阴后一段时间出现,612个月内逐步上升至
高峰,持续多年;
B、少部分病例HBsAg转阴后不产生;
C、可见于恢复期、过去感染及疫苗接种后。
(2)、PreS1与抗PreS1
PreS1:在感染早期紧接HBsAg出现,在急性期很快转阴提示病毒清除和病情好转;其阳
性为HBV存在和复制的标志。
抗PreS1:抗PreS1被认为是保护性抗体,感染早期可出现。
(3)、PreS2与抗PreS2
PreS2:提示HBV复制。
抗PreS2:为保护性抗体,可作为乙肝病毒疫苗接种效果观察指标
(4)、HBcAg与抗HBc
HBcAg:血中HBcAg主要存在于Da
e颗粒核心,游离极少;肝组织中HBcAg主要存在于
肝细胞核内。
抗HBcAg:抗HBcIgM为较早出现的抗体,绝大多数在第一周,多存在6个月;提示急性
f期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G可保持多年。(5)、HBeAg与抗HBeA、急性感染时HBeAg出现时间略晚于HBsAg,病变极期消失,持续存在预示趋向慢性;B、慢性感染时HBeAg持续存在提示高感染低应答期;C、HBeAg消失而抗HBe产生称为血清转换,每年约10自发转换;D、抗HBe阳转后,病毒复制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降低。6)、分子生物学标记HBVDNA: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定期检测对判断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
毒药物疗效有重要意义;HBVDNAP:位于HBV核心部位,具有反转录酶活性,为判断病毒复制、传染性高低指标
之一。3、丙肝病毒1)、形态及生物学特性:HCV呈球形颗粒,内有核心蛋白和核酸组成的核衣壳
HCV对有机溶剂敏感,煮沸、紫外线可灭活。2)、基因组结构及编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