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诱发学生独立阅读文本(自学或预习)的动机,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并通过小资料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二、探究新知1、认识“十万”(1)提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带着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本第2和第3页,边看边思考;100000元它表示什么?1000000元呢?你还看懂了什么?(2)教师巡视。走近那些自学有一定困难的学生,适时、适度地与他们进行交流、指导。及时地了解大部分同学的想法,并把他们的看法进行分类,作出如何引导的策略。(3)100000元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这个问题,只要是他们的描述有一定的理由,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激发了他们积极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愿望。(4)如果10000可以在计数器上这样拨(如下图),那么100000怎么拨呢?你能继续拨下去吗?(学生可能会在万位上拨10个珠子,也有的学生会从中发现“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的数学思想并在十万位上拨1个珠子,此时,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是很有效的。)
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板书:十万设计意图利用计数器上动态拨珠的过程,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以
及“万”和“十万”之间的关系。(5)师出示相关数据资料: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00个班级。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十万天大约是274年。设计意图以资料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对“十万”有更形象的认识。有助于学
生对“十万”的理解和运用。2、认识“百万、千万、亿”(1)出示汽车图并提问:师: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6
f生: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2)师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
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在计数器上拨珠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3)最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设计意图利用类推引出其他计数单位,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突出规律性。三、方法应用(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