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新课标卷考纲(语文)解读与备考建议
2016年考纲已经正式发布了,很多同学肯定想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变了什么?答案是没变。继续保持了新课标卷历年考纲和命题结构相对稳定的传统。2016考纲内容表述跟2015年的考纲一致,这么说考纲的解读似乎就必要性不大了。但是与之相关的命题结构,以及命题趋势还是特别值得解读的。【解读一】考纲未变,未必命题形式就一定不变【对策一】细读考纲,全考点全题型全面总复习首先,需要明确一个认识误区是,考纲未变,未必考题形式就一定不变,命题只要在考纲范围内,怎么变化,都是合理合规的。举例详解如下:(注:新课标卷包含新课标I卷和II卷,以下统称新课标卷。)2014年之前我们新课标卷的文言文阅读题题型结构:实词(3分)信息文本筛选(3分)文章大意(3分)翻译(10分)2014新课标卷的文言文阅读题题型结构:实词(3分)断句(3分)文章大意(3分)翻译(10分)我们不难发现,新课标卷在坚持多年的固定题型组合上,将文言文第二题改为一道3分的“断句”选择题。考前并未有任何信息提示将考查断句这一题型,因此当年考完不少老师都表示出题超纲了,新课标历年从来涉及的断句题却出现在了试卷上,着实让考生措手不及。但实际仔细阅读考纲不难发现,考纲其实并未超出命题范围,而且断句这一考点包含在在历年新课标卷的考纲之中,且看考纲相关表述:“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由此可见,一轮复习我们应该走“全考点全题型全面总复习”路线,以考纲为中心,综合全国各地各类试题命题题型,加以综合训练,必定有备无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在一轮复习时切莫只盯着本省考卷题型,至少应该做到近三年各地真题都要练到,做到各类题型都有接触,即使临考变化,也至少能混个脸熟,从容应对。波波老师在2014年的一轮复习中印象最深刻的莫于断句的复习了,当时带了四个全国新课标卷班,秋季一轮复习,充分利用课上课下时间,综合精练精讲了近三年各地真题,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以专题形式在新课标卷班讲解北京卷和广东卷的历年断句真题时,很多同学表示历年不考,直接忽略了这一题型。2014年6月7号那天上午的考试证实了当时讲解的必要性。客观讲,当年没人知晓题型会有如此变化,只是我们复习的全面一点而已,仅此而已!因此,温馨提示,近三年各地真题至少练到,一轮总复习切莫只顾本省题型。断句复习,以北京卷和广东卷真题最有借鉴
f意义,因此,我在编写新课标卷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