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概述
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对于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从着力解决制约我国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出发,《决定》明确了“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指出“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由于水资源严重不足,实行节水灌溉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把节水灌溉提到“革命性措施”的高度并不过分。不是一般提高,而是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才是节水灌溉所要实现的目标。推广节水灌溉是我国目前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荒”这句话从一个方面表述了我国目前水资源地理分布不均匀的基本地理环境特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世界人民共有的择水而居的人口分布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成立以来,耕地增加了3倍还多,而人口则从4亿增加到13亿,增加了近4倍,相应地,用水量也增加了近3倍显然,随着社会的继续发展,我国人口、耕地和用水量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而水资源却稀缺且分布不均,因而用水量和人口、耕地不可能同步增长,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据统计,我国主要经济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超过70%,而与此同时,人口的增长和耕地的不断开发又在相当程度上破坏了水资源的生态平衡,造成部分天然沼泽和河流的自然萎缩耕地用水明显增多,而生态用水却得不到有效保障,造成了河湖萎缩,荒漠化面积加大,沙尘暴现象严重,山西,北京地区近年来持续沙尘暴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水土保持林大片死亡,形成恶性循环,结果常常是人口不当迁移,水资源被不断浪费和破坏,若这种恶性循环得不到制止,目前我国稀缺的水资源根本无法维持其社会和人口的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要协调好人口、水资源和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已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应该指出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因此在水资源利用和开发上应放宽眼界,把握好近期利益和长远目标间的关系,而不是一昧地追求利益丰度“固泽而渔”,导致水资源丧失循环再生能力,从而脱离发展轨道,更无从谈起可持续发展维持水资源循环再生能力不是一个单方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