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桑之饿人也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C.宥过无大刑/散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fD.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9.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诸葛亮与古代圣贤伊尹、周公是一类人物,然后历数诸葛亮的品德与功业,体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B.文章通过剖析仲达对诸葛亮上邦芟麦和兵出斜谷两件事的言论,论证了作者关于仲达用大话欺骗部下、所说非其真实想法的观点。C.作者在读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人竟然也会发表书生式的迂腐议论,可见后人难以懂得诸葛亮的内心。D.这是一篇史论,文章对诸葛亮给予充分理解和深切同情,严正驳斥了一些人对诸葛亮的攻击和贬损,并且明确反对以成败论英雄。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4分译文:寄身于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2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3分译文:诸葛亮不敢据守渭水,这容易对付啦3引军而济,背水为垒。3分译文:率领军队渡河,背靠渭水筑下营垒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①好事近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答:“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涧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是以愉悦人心。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答: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