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财产投保人索赔准备及递延税款估值准备方面对盈余管理手段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企业运用财务报表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并不多,而保险公司具有明显的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2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Teoh、Wo
g和Rao1998就公司股票初始发行的折旧估计和坏账准备的计提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发现,相对于已经发行过股票的公司而言,首次发行股票的公司在该年份以及随后几个年度内更有可能采用导致公司收益增加。与此同时,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风险财产投保人索赔准备与资产和负债之间存在一种紧密的关系。以上是一些学者从个人的研究视角得出的结论,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旧会计准则还是新会计准则,他们的研究结果基本上都认为,运用具体的会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并不多。(二)有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的国内文献及评述1旧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国内的关于具体会计项目被用来盈余管理的文献也并不多。戴德明等(2005)指出,亏损上市公司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所在行业以及公司自身经营环境所发生的不利变化。在考虑经济因素的实际影响后,戴德明等(2005)透视了我国亏损上市公司存在“大洗澡”行为的确切证据。王跃堂等(1999)通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并未演化成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郑彦2005指出,一些企业不及时确认、少摊销或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通过虚拟资产挂账进行盈余管理,其借口就是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收
f入与费用配比原则以及虚拟资产处理需要有地方财政部门的批示等等。以上是一些学者对盈余管理手段的研究,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旧会计准则下存在着很多漏洞,企业可以自主控制办公费、财务费用等对盈余管理进行操控。2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罗进辉、李超(2010)研究表明,2006年新会计准则颁布后,上市公司计提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行为对会计盈余质量的负面影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从某种程度上资产减值准备行为中存在的盈余管理动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盈余管理行为。王虹(201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具有调减利润动机的亏损的上市公司确实存在通过减少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来达到低调亏损公司利润的现象。从以上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减少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压缩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