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不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丁图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根据以上分析,甲、丙、丁都不可能是红绿色盲遗传,A项正确;家系丁中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8,因此D不正确。
3.B解析由于k基因是Z染色体的隐性致死基因,所以含k染色体的雄鸡基因型为ZKZk,正常雌鸡基因型为ZKW,二者交配后代为ZKZK、ZKZk、ZKW、ZkW,其中ZkW致死,所以后代雌雄个体比例为雄∶雌=2∶1。
4.C解析本题由于没有明确指出黑毛基因和红毛基因哪个是显性、哪个是隐性,因此可以分别进行假设,最后推算出亲代雄猫的基因型为XBY或XbY。
5.A解析仅根据实验2可以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符合一次杂交定显隐的实验要求,A项错误;实验2中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比例不相等,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实验1、2的亲本均为纯合子,所以子代中雌性植株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实验1中子代基因型为XBXb、XBY,杂交后代雌性植株均为宽叶。
6.C解析母亲为携带者XBXb,父亲色盲XbY,后代中子女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这对夫妇生下4个孩子,1个正常,基因型为XBY,2个携带者XBXb,1个色盲XbXb或XbY,他们的性别是三女一男或两女两男。
7.D解析该遗传病在子代男女的发病率不同,可判断其为伴性遗传,但不可能是伴Y遗传。联系高发病率、“有中生无”以及“父病其女必病”,可确定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母病子不病,可推断母亲应为杂合子,再由儿子中患者约占34这一比率,可推出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12为杂合子,另12为显性纯合子。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XaXa,不论其配偶是XAY还是XaY,他们的儿子的基因型都是XaY,都不会患该遗传病。显性遗传病一般表现出代代相传的特点,而隐性遗传病才会表现出隔代遗传,所以D项错误。
8D解析根据题意可推断出亲代中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CCZBZB,其子代有两种基因型:CcZBZb雄性、CcZBW雌性,若杂交,后代中公鸡的基因型及比例有34C_ZB_芦花、14ccZB_白羽,母鸡的基因型及比例有:38C_ZBW芦花、38C_ZbW非芦花、18ccZBW白羽、18ccZbW白羽,据此可知以上各项比例都正确,因此选D。
9.D解析由于该病在家族中发病率很高,可推知该病可能为显性遗传病,只要具有致病基因即表现为患者,所以不能确定母亲的基因型;该病也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个体1为aa,个体2为Aa,所以儿子的致病基因也可能来自父亲。
10.B解析由于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