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在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中,以外语人才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工作和学科建设相结合,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契机,大家利用自身所有的社会资源,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帮助毕业生找到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同时也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企事业单位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二)、统一思想,健全机制,全员参与。1、宣传到位,营造氛围。学院书记和分管领导多次在学院院务委员会、全院教职工大会、班主任会议上强调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就业工作部署和对策,并且鼓励所有上过毕业生课程的任课教师和与学生有接触的行政人员参与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来,积极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别是自己熟悉的毕业生。同时学院也加强与优秀校友的联系,广泛地收集各类针对性强,且真实有效的岗位需求信息,扎实开展毕业生推荐工作。全院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教师们纷纷开拓自己的社会资源,提供各类有用的招聘信息,为毕业生提供了非常宝贵且值得信任的就业资源。2、继续实行就业奖励激励机制。学院对就业工作出色的班主任实行奖励,根据各班签约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奖励,分别在毕业生离校前和8月30日进行一次统计。对表现突出的班主任额外进行绩效奖励,并且在优秀班主任的评比党中适当向毕业班倾斜。这些机制的实行,极大地激发了班主任为学生联系落实就业工作的热情。同时通过班级就业工作奖励办法,给予就业工作突出的班级集体奖励,也积极促进了有能力的毕业生帮助困难同学完成就业,使得整个班级同学就业过程中齐头并进。3、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学院专门针对学生党员召开专题会议,从党性角度加强学生党员思想工作的力度,要求
f学生党员除了自己的就业,还要多关心帮助其他同学。学生党员带头签订就业协议书,发挥党员先进性,起到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就业结对子”等活动,毕业生们共享各种就业信息,交换就业心得体会,互帮互助。4、温情关怀贫困毕业生。响应学校党委的指示精神,学院加大对针对贫困毕业生的支持力度,学院采取一定的补助方式,每一位签约的贫困生都将获得一定比例的车费报销和奖励。(三)提升指导、优化服务,工作全面。1、规范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开设采取常规的就业指导课和各类就业讲座结合的方式,学院每年9、10月分别启动针对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毕业生的专题就业指导课程,共计16课时,内容包括:职业规划和生涯设计、就业形势和政策、简历制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