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产品类型。其中,类型1的产品到第一台检测机检测,类型2的产品到第二台检测机检测。产品检测完毕后,由传送带送往货架区,再由叉车送
f到相应的货架上存放。类型1的产品存放在第2个货架上,类型2的产品存放在第1个货架上。
我们希望通过仿真运行来回答如下问题:这个检测流程的效率如何?是否存在瓶颈?如果存在,怎样才能改善整个系统的绩效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希望通过仿真分析得以解决的。
产品1机台1
传送带
货架1
产品2机台2
传送带
货架2
二、实验过程
1建立概念模型2建立Flexsim6的模型:(1)确立概念模型中各元素的模型实体;(2)在新建模型中加入模型实体;(3)根据各个模型实体之间的关系建立连接;(4)根据题目要求的系统数据为不同的模型实体设置相应的参数,已达到对各工序实施控制的目的;3模型建立之后,模型的运行与分析;4运行完成后输出报表,查看每个模型实体的简单统计数据;5根据输出数据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找出瓶颈工序,并合理规划工序流程,合理的进行运营管理。仿真周期设为1小时,使用复演法做多次独立的仿真试验,然后通过观察、统计、分析实时状态图和导出的仿真实验数据,得到最终的仿真结果。
三、实验心得
f系统功能相对简单,实现也很容易,且方法多样。为使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可分析调整各设备参数及系统配置,以达到系统运行连贯顺畅,无积压无间断的目的。
通过这次试验,加强了对物流系统的理解,也多了解了一个仿真软件,这个软件有三维功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且模型的连接分了不同的种类,A连接和S连接,我觉得这一点仅仅是本软件的优点,因为他将单向物流和双向物流区别对待,这样做更加条例清晰。
建模过程中每个参数的调整都是很容易实现的。但在实际中,任何一个参数的调整都可能会极大的影响着成本和收益,因此模型中达到的最优未必能完全应用到实际中去。另外,建模方案可能有很多个,而且最优方案也可能有很多,最终的方案选取,仍需要管理者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决策。但系统建模和仿真对实际决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系统建模和方针必将日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
四、附上实验2中多产品单阶段制造系统仿真的结果
41实验2的模型图输出的实验2多产品单阶段制造系统仿真的截图,如下图所示:
f42模拟仿真运行时的运行状态及模拟仿真结果421输出的模拟仿真运行时的运行状态截图,如下图所示:
f在描述系统中我们提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