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秋天的怀念(阅读一)
1根据原文,在第⑥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20分,每空4分)
黄色的花
,白色的花
,紫红色的花
而
,泼泼洒洒,秋风中正
开得
。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内容。(8分)
答: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2分),帮助(2分)双腿瘫痪的儿子(2分)重新鼓起生活勇气(2分)
的故事。
3第一段中母亲为什么“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呢?(8分)
答:“悄悄地躲起来”是为了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2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痛苦心情的充分
体谅(2分);“偷偷地听”是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2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爱(2分)。
4文中,作者两次写到了母亲要推儿子到北海看花,母亲的用意是什么?文章结尾着重描写了“秋风中正
开得烂漫”的菊花,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8分)
答:用意:调节儿子的情绪(2分),激发“我”战胜疾病的勇气(2分)
作用:借景写人,表现“我”摆脱了痛苦的心境,变得坚强起来(2分),照应上文(2分)
5文中的“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
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划线句子属于哪种记叙顺序?具体说说它的作用。(6分)
答:插叙(2分)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那步田地(2分),突出了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对孩
子的无私的爱(突出了母爱的伟大)(2分)
6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么?为什么?(8分)
答:不好(2分)“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2分),“秋
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2分),“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
象征(2分)。
秋天的怀念(阅读二)
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答: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