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物理实验题中斜率、截距的理解应用
广州市第四十四中学严汉钊高考中实验题占分有18分之多。而其中很多实验都会涉及到图像问题,我们尝试单独从实验图像如何处理的角度,纵向对若干考查实验进行分析归纳,寻找一种专门解决图像问题的策略或者技巧。物理教学中,教师们都非常重视图像中的斜率意义的问题,平时的复习备考中,为了提高答题效率,教师们或多或少会总结出很多的常见物理图像斜率的意义让学生们去记忆下来。(当然学生能够理解就更好)一、三种常见问题图像是一条斜线的实验题一般都有可能会问及3个问题:1、斜率的物理意义2、截距的物理意义3、图线的表达式二、三种难度梯度题目的难度层次也可能有3个层次:1、简单。图线直接过原点,坐标轴对应物理量直接明了。如例题一、例题二。2、中等。图线直接过原点但是坐标轴对应物理量有设置陷阱,或者图线没过原点(有截距)但是坐标轴物理量直接明了。如例题三、例题四、例题五。3、难。图线不过原点(有截距),而且坐标轴物理量经过变化的不直观。如例题六、例题七、例题八。三、回顾常用简单规律常规常见实验中有可能出现由图像分析斜率的有1、“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实验中,其FX图像斜率多为劲度系数。2、“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和物体受力关系”实验中,其aF图斜率多为1m,a1m图斜率为合外力。3、“探究动能定理”实验中,v2h图斜率多为g。4、“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斜率同上。5、“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IU图斜率多为电阻倒数。6、“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UI图斜率多为内阻。虽然此规则可能会对学生尤其是层次较差学生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随着我们的高考命题不断成熟发展,往后的命题方向越趋有所变化或是更加灵活或是加上一点小创新,这样才能更好体现高考考察物理学科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而非死记硬背的记忆能力。所以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一套对具体图像斜率、截距如何理解及应用的方法,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推导手法,这样无论题目怎么变化,我们都能套用最基本的物理方法去推导出题目结果。四、不同对应策略对于第一类难度的题目,学生大都已经大量训练过,可以直接从规律记忆或者简单换算便可得答案。对于第二、第三类难度的题目,我们可以这样处理1、观察题干的实验意图了解本实验的目的和方法。2、列出本实验中用到或者出现的物理量。3、用这些物理量写出本实验的物理原理方程或者公式。4、(数学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