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并不严谨)而对于阿基里斯悖论,阿基米德发现了一种类似于几何级数求和的方法,而问题中所需的时间是成倍递减的,这正是一个典型的几何级数,由此可知阿基里斯追上乌龟的总时间是一个有限值。微积分解释随着现代数学的发展,数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手段”来解决芝诺悖论,其中最著名的就属牛顿、莱布尼茨创立的微积分了。所谓“微分”就是把某事物无限量地细分,“积分”就是将细分后的各个小部分加起来。在微积分中有个很重要的变量叫做“无穷小量”,用“dx”来表示。其概念是:无限趋于零,但不等于零。芝诺悖论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芝诺将无穷小量等同于零(完全忽略不计)。按照这个想法的话,无穷小量继续增加、累积,其结果都只能是零,因此“飞矢不动”。然而,无穷小真正是指无限趋于零(并不等于零),这样,无穷个“趋近于零”的无穷小量相加、累积之后,就会有一个确切的值。通过微积分,我们可以根据给定的距离求出阿基里斯追上乌龟的时间。但这是在知道阿基里斯已经追上乌龟的假定下进行的计算。量子力学解释在量子世界里,认为时间、空间和能量都是不连续的。也就是说,时间、空间都有一个最小的单位,称之为普朗克长度。时间、空间都是有限可分的,这样阿基里斯就能追上乌龟,我们也能到达目的地了。我认为芝诺悖论中,几乎所有的例子都是把运动想象成一个物质或者说“质点”,在空间中“移动”,然后把运动过程说成是这个“质点”,从一点到另一点,但空间的点有无限多个,所以来否认运动的可能性。问题出在哪里呢?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就出在这个模型上,这个模型实际上“先”假定有一个”不动“的质点,”然后“这个质点”运动“,也就是说这样的模型把”物质“和”运动“分离开来,假设可以存在一个不运动的质点,然后才来谈论运
f动,这实际上就是最典型的形而上学的思考方法。形而上学总是预先假设有某个本质的”东西“,然后使用它来演绎,或者说把世界”还原“成某种”本质“,那”本质“又无法继续还原,也就是说它就是根本,也就成了静止,孤立的东西了。根据辩证法,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绝对的,因此这种静止的”质点“不存在,比较好的证明就是热力学中绝对零度无法达到,以及量子力学中物质的坐标和动量不能同时确定。假如按照形而上学的观点,不确定原理简直就是谬论。也就是说,芝诺悖论错在以为能用静止不动的点代替真实世界绝对运动的物质,换句话说物质运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