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年1原因: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摧残,通货膨胀严重。2表现: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考点四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核心词: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与通讯、大众传媒1.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1衣:从长袍马褂、布衣到洋布、洋装、中山装和旗袍进入生活。2食:从满汉美食、粗食到面包、咖啡等西餐进入生活。3住:从中式宫殿、普通民居到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建筑出现。4习俗:从蓄发缠足、繁琐婚丧礼仪到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简约文明。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衣:由衣着朴素到多彩多样。2食:由食物简单到解决温饱,注重吃好。3住:由拥挤简单到宽敞舒适,高楼林立。4习俗:由革除陋习到婚姻自主,树立新风和休闲方式多样化。3.交通的进步1轮船: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了列强垄断的局面。开始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2铁路:19世纪80年代,修筑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到“九五”期末,铁路总里程亚洲第一,世界第四。3公路: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出现。4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了我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4.通讯的进步1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路,甲午战争前夕,形成了电讯网络。2无线电报:20世纪初,上海装置了无线电台。3电话: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家电话局。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通讯网络。2003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跃居世界第一位。5.大众传媒的发展1报刊业:①1872年创办的《申报》是近代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②戊戌变法时期的《时
4
f务报》。③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期间的《新青年》。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中华》《新华日报》。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民日报》等。2影视业:①《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②《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无声电影的历史。③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3“第四媒介”:互联网,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1.自然经济解体的含义是指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变为自然经济、外资在华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3.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