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它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5、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
的特性叫惯性。
⑵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⑶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
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
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
。
⑷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襄汽车安装安全带
⑸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拍打衣服可除尘
⑹解释惯性现象步骤:①
②
③
④
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向前运动,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到摩擦力作用,随汽车停止,
而乘客的上身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
82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
或
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
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平衡力的合力为
。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
上的两个力如果
、
、作用
在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
或
状态。
②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
或
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
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①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
或
。
注意: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
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
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5、力是
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83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
的物体,当它们发生
时,就产生一种
运动的力,这
种力叫摩擦力。
2、产生条件:A、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B、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
3、种类:A、
B、
C、
4、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的因素:
的大小和
。
2
f5、方向:与物体
的方向相反。(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6、测量摩擦力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沿
拉物体做
簧测力计的读数
。
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
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A、
B、
8、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A、
B、
C、
D、
使摩擦力的大小与弹
。。;
。
第九章压强
91、压强:
㈠压力
1、定义:
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