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疾病的基础上,可按下列标准诊断:
(1)具备上述临床表现者可临床疑诊安排进一步检查;
(2)同时具备上述结肠镜或小肠镜病变局限在小肠者特征以及影像学CTE或MRE,无条件者采用小肠钡剂造影特征者,可临床拟诊;
(3)如再加上活检提示CD的特征性改变且能排除肠结核,可作出临床诊断;
(4)如有手术切除标本包括切除肠段及病变附近淋巴结,可根据标准作出病理确诊;
(5)对无病理确诊的初诊病例,随访6~12个月以上,根据对治疗反应及病情变化判断,符合CD自然病程者,可作出临床确诊。如与肠结核混淆不清但倾向于肠结核者应按
f肠结核作诊断性治疗8~12周,再行鉴别。疾病活动性评估:临床上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
评估疾病活动性的严重程度以及进行疗效评价。简化CDAI计算法
项目
分数
一般情况
0良好1稍差2差3不良4极差
腹痛
0无1轻2中3重
腹泻
稀便每日1次记1分
腹块
0无1可疑2确定3伴触痛
伴随疾病(关节痛、虹膜炎、结节性红斑、
每种症状记1分
坏疽性脓皮病、阿弗他溃疡、裂
沟、新瘘管及脓肿等)
注<4分为缓解期;5~8分为中度活动期;≥9分为重度活动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中华医学
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2012年,广州)
f1基本治疗:包括戒烟、营养支持、纠正代谢紊乱、心理支持及对症处理等。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水杨酸类制剂,病情重时改用免疫抑制剂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激素无效时视情况应用英夫利昔单抗,肠道继发感染时加用广谱抗菌药物。
3必要时手术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1721日。(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50克罗恩病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粪便培养、粪便找寄生虫;(3)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乙
f肝五项、HCV抗体、HIV抗体、血型)、血沉、C反应蛋白(4)胸片、心电图、立位腹平片、腹部B超;(5)结肠镜检查并活检。2不愿接受结肠镜检查或存在结肠镜检查禁忌症的患
者,可选择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3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