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模仿动物的声音而来的。模仿说肯定了艺术来源于客观的自然界和社会现实,包含着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只是触及了事物的表面没有揭示本质。
游戏说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
本能,由于人有过剩的精力,人们将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用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代表人物:
(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审美书简》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必须通过“游戏冲动”才能有机地协调起来。
(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人类是高等动物,比低等动物有更多的过剩精力,艺术和游戏就是人的过剩精力的发泄。
(德国学者)布鲁斯游戏是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在为将来的实际生活做准备或练习。游戏说肯定了游戏的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将游戏和艺术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的部分特殊性,但仅仅从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仍然未能揭示艺术产生的最终原因。
表现说在东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19世纪后在西方文艺界有较大影响,是西方现代文艺
思潮的主要理论基础,即强调艺术应当“表现自我”。代表人物:(东汉)《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直觉即表现”,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的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因而,艺术归根结底是情感的表现。(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表现。(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起源于传达感情的需要。(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就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表现说,把艺术的起源归结为“表现”脱离开人类的社会实践,仍然是把现象当做本质,把结果当做原因,依然是片面的。
巫术说出现于20世纪,是西方在艺术起源上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
代表人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中最早提出“万物有
灵”的巫术的理论主张。(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金枝》认为原始部落的一切风俗信仰,都源自交感巫术。
巫术是原始人面对自然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作用于社会实践,所以艺术的起源最终应该归结于社会实践活动。
劳动说19世界末叶出现,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起源说,在我国文艺界占据主导地位。
代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