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侠,规范看得云里雾里,下面是我整的,有空帮忙看下是不是理解上有错误!【总结】外露式刚接柱脚锚栓和短柱配筋计算方法
蛇的梦
查《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规程》812条:
验算局部受压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512条:
显然本条085其中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Ab,可由局部受压面积与计算底面积按同心、对称的原则确定;常用情况按下图取用:
f本条用于计算单侧锚栓面积工程意义为:按柱底范围配筋(指锚栓)的混凝土短柱按压弯计算,其受弯承载力钢柱柱脚弯矩设计值!计算假定:A、混凝土柱截面按照柱底板范围记取(不是取全短柱截面);B、受拉边仅计入锚栓拉力(不考虑混凝土短柱外边缘配筋作用,因为锚栓和钢筋无连接,由其间混凝土传递内力);C、锚栓和混凝土的强度都取强度标准值。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210,按以下步骤计算锚栓面积(对称配筋):
f另外计算得到的锚栓面积要满足构造规定轻钢结构最小锚栓M24重钢结构最小锚栓M30而且也要满足《高层建筑钢混混合结构规程》811条规定:刚接柱脚时,对于6°及其以上抗震设防的结构,柱脚锚栓截面面积不宜小于钢柱下端截面面积的20。
其中钢柱全塑性受弯承载力Mpc计算按照本条第4项计算(见下)。柱脚(混凝土短柱)压弯极限受弯承载力可以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43条条文说明计算:
f本条用于计算混凝土短柱配筋本条要求照8122计算M1的方法计算Mu,计算假定应该调整为:A、混凝土柱截面按照柱底板范围记取【为啥不取全短柱截面这样会偏于保守】;B、受拉边仅计混凝土短柱外边缘配筋作用;C、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都取强度标准值。【本条引用的计算假定含糊不清,按如上处理肯定偏于安全】短柱上筋上端不考虑锚固是考虑与锚栓“搭接”长度25d作用。计算得到的就是受弯计算平面混凝土柱单侧配筋面积应该不小于同抗震等级框架柱单侧配筋下限同样箍筋抗剪计算满足外还要满足同抗震等级混凝土柱加密区箍筋构造要求另外参考《机械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规范》GB509062013741:锚栓边距和柱底板边距
f本条工程意义为:按柱底范围配筋的混凝土柱按压弯计算,其受弯极限承载力不小于钢柱全塑性受弯承载力!【疑惑的是:为什么混凝土短柱配筋不是按照柱底内力按压弯构件对称配筋呢?难道仅仅是按本条保守?对非混合结构比如多层钢结构房屋这样做是否保守呢?它们是否有自己的一套计算方法?】
f当短柱柱顶设置锚板,钢柱和锚板之间不设置抗剪连接件的时候,锚栓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