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与脉图在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一【摘要】本文讨论了数、疾、迟、损、败、弦、紧、涩、细、弱、微、洪、大、散、芤、促、结、代等18种脉象及脉图变化特征,及其在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肺心病、心瓣膜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为临床“诊脉识病”、“凭脉辨证”提供了思路。【关键词】脉象脉图心血管疾病诊断切脉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脉象的形成与心血管的功能密切相关;心血管系统发生病变,脉象亦有相应的改变。掌握脉象及脉图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辨证分型,观察疗效,推断预后。脉象的形成与心、血、脉的功能密切相关脉象是脉管搏动的指感形象。现代脉学研究证实:1脉管的搏动是由心脏射血活动引起的血液和血管壁的振荡,这种振荡受到波的离散、血液和管壁粘滞性的阻尼作用、外周反射波的迭加、动脉管壁弹性模量等因素的影响。2脉象的形成和变化与心肌的健损,收缩力的强弱,传导功能状态等因素有关;与心脏搏动的速率、节律、每搏输出量、有效循环血容量、血液的成分、血液粘度、血凝状况、血液流速流态等有关;与脉管的粗细、弹性,血管壁内外的阻力等有关。〔1〕综上所述,心、血、脉三者是决定脉象的三大基本要素,脉象首先反映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脉象及脉图变化与心血管系统病变诊察脉象与脉图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病理变化。1数脉脉来急速,一息五~六至,约为96~120次/分,脉律基本整齐。脉图周期t=05~064秒,节律基本均匀。心电图大多数为窦性心动过速,亦可见于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速、心房扑动伴规则的2∶1房室传导等。数脉可见于正常人运动、激动之后及妊娠的中后期。而病理性数脉多属心血、心阴虚弱,虚热内扰所致。多见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β受体功能亢进,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活动性心肌炎与心内膜炎、肺心病、甲亢、贫血性心脏病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数脉常因情绪激动、疲劳、体位改变等诱发,具有或快或慢、渐快渐慢、应指博动有力的特征。心衰等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数脉,多为持续性,脉数无力,常伴有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此外,肾上腺素、麻黄素、咖啡因、阿托品等亦可致一过性数脉。2疾脉脉来疾急,一息七至以上,约在130~180次/分。脉图周期t≤048秒。心电图以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为多见,亦有表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