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摘要:
近年来教育改革的呼声越发高昂,随之而起的“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也登上教育舞台,而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实施据课程标准要求,其首要目标也是要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到底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又应该如何培育?本文在根据诸多知名学者关于该主题的研究基础上,从自身对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要素以及其培育的大致方向做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学科理念情景社会实践活动
一、概念界定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索很多人学者早已进行诸多有益探索,有的关注点放在了思想政治课程目标,有的从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入手,有的也结合时代背景考虑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来阐述自己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如罗燕芬还尝试对高中思想政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做出了新的定义:“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教育以及自身实践和认识活动获得相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情感、观念和品质的素养”【1】,这样的定义虽然体现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的几点大致内容,但是没有跳出原有教学目标所设维度,也未能很好地突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之处。周健认为:“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导和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如何使能力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并服务于终身学”【2】,这里虽然表明了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过程性以及它后续的意义和价值,但是着眼点局限于发展本学科素养,没有看到素养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表现。
关于素养,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品质,一个人若想具备这种品质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以及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也就是接受教育理论之后,在用理论解决自身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身获得某些体验的积累并逐步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思维模式、实践方法等等,只要人不脱离社会,在社会的任何生活情境下都需要具备各个生活情境所需的素养,例如学生在学校要有学生应备的素养,而在家要有作为子女应备的素养;教师在从教时要有职业素养,工作之余在家中,要有为妻为夫或是为父为母为子为女等应有的素养,谈到素养,有各种各样的素养,情景不同对人素养的要求不同,不同人的素养高低也不同。基于此,讨论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核心素养即是一个人无论其角色、职业、生活情境等等不同条件下所具备种种素养的高度凝练并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对待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综合品质,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理论知识、实际可操作能力以及情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