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程教学设计
《第二次工业革命》名师教案
一、课标内容
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二、教学目标
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科学家和发明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等基本史实。目标2: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成就,并分析其影响;(重点、难点)
三、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奔驰、福特汽车在全世界都很知名,同学们知道它们什么时候诞生的吗?同时期,在科技革命史上,还出现了哪些新事物?
2讲授新课
(1)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
科学家和发明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等基本史实。出示任务:任务二
【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说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特点、主要标志。学生回答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15
f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程教学设计
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合作探究】2阅读教材,说说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学生回答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等1000多项发明专利【合作探究】3阅读教材,梳理内燃机的发明过程。学生梳理、回答。
【合作探究】4阅读教材,说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哪些行业的兴起。学生回答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师补充:卡尔本茨尾部有一台单缸四冲程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时速13千米小时,是第一
辆投入实际使用的汽车卡尔本茨因此被称为“汽车之父”。后来中国人根据本茨姓氏的译音,译为“奔驰”,巧妙而恰当地表现出汽车的特征。
师出示思考题:思考,新交通工具的变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畅所欲言。影响:积极:新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消极:大气污染;交通事故;交通阻塞。
25
f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程教学设计
【合作探究】5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化学工业和新材料领域的成就。
学生梳理。
【合作探究】6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学生小组探讨,教师总结。
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发明创造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引起了国际关系的变化,出现了垄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