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东北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位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松嫩平原是我国的北大仓,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农产品质量上乘,但近些年来为了追求增产,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加之畜禽养殖粪便和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一些乡镇工业又带来了工业污染,本文就东北地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治理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对策
1我国东北地区农村环境现状
“十一五”以来,国家加大了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城市环境污染和工业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农村、农业环境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尽管东北地区乡镇工业起步晚、发展慢,养殖业起步也不快但污染问题也逐步显现,东北地区由于经济、地域和气候等原因农村环境好于南方,但一些问题也十分突出。
11生活污染严重
我国东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普遍没有处理设施,生活垃圾、人畜家禽粪便都运至村外土坑或低洼处堆存,有的村屯垃圾和畜禽粪便随处可见,养殖户多的村屯畜禽粪便乱推乱放,问题更加严重。农村生活污水随处泼倒,污染物冬季和干旱时在土壤中富集,下雨时集中释放。不仅影响农村环境,流到河流中还会造成河流污染,渗入地下,会造成浅层地下水污染。农村生活用水按每人每天30公斤(按城市居民用水下线50计),排放量按用水量65计算;COD按每人每天006公斤(按城市居民排放下线计算)计算;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05公斤计算。东北地区(辽、吉、黑三省)2010年人口总数为10818万人,农业人口为5562万人,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39588万吨,COD约为122万吨,生活垃圾约1015万吨。可见生活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农村环境,影响农民生活。
12畜牧业发展导致污染加剧
东北地区地处黄金玉米带,为了加快粮食转换步伐,很多地方都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很多地方制定了“畜牧业发展倍增计划”,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畜牧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是,由于污染防治设施不到位,还有很多选址不当,畜禽粪便、臭气污染引发环境信访逐年增加。根据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2010年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辽宁省全年肉类总产量4072万吨,禽蛋产量2757万吨,牛奶产量1212万吨。生猪出栏26827万头,年末存栏15676万头。吉林省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23272万吨,鲜蛋类总产量9564万吨,牛奶总产量4350万吨。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14546万头、2937万头、30565万只和378亿只。黑龙江省全年猪牛羊禽肉为1958万吨,牛奶55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