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分层负责、分类组织的原则,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全面落实基层党员学习、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计划,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2
f3、抓发展、明思路。紧贴基层实际,顺应群众期盼,围绕推动科学发展、落实中心任务,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进一步理清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思路。
4、抓覆盖、建组织。针对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社会组织及一些基层单位和流动党员等特殊群体中没有建立党组织或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加大组建力度,新建一批党组织,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5、抓阵地、建场所。解决部分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标准不高、面积狭小、办公设施简陋等问题,推进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加强规范管理,发挥综合功能。统筹解决其他领域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的突出问题,满足基层党组织活动需求。
6、抓规范、建制度。坚持解决问题与推进制度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规程,规范基层党组织各项活动,加强党支部组织制度建设,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7、抓载体、增活力。在深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星级创评活动、抓实现有载体作用发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项目党建、园区党建、市场党建、网络党建、城市和农村社区党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等新途径,丰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活动载体,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活力。
8、抓保障、增投入。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加大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制定基层党建经费保障标准,落实基层干部报酬,形成来源稳定、保障有力、管理规范的经费投入和正常增长机制。
3
f9、抓民生、办实事。集中抓好一批矛盾纠纷和隐患的梳理化解工作,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反映的发展增收、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努力取得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际效果,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三、整改措施1、建强党组织书记队伍。一是调整配备。对那些工作长期不负责任、群众意见大、不能胜任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及时进行调整,选拔责任意识强、能力素质好、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党员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对一时没有合适人选的,可通过组织选派、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选拔和面向社会选聘等途径,拓宽党组织书记队伍来源。对农村、社区的后进党组织,要结合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的开展,加大指导力度,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应有作用;对党建工作力量不足的非公企业、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