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压强计测量相同深度只是容器形状不同的液体的内部压强,观察、记录数据,发现压强的大小无变化,从而否定了猜想;再用压强计演示液体内部同一点各个方向的压强,测定后发现各个方向都有,并且压强值相等。这样,通过探究实验既否定了原来的猜想又总结出了正确的结论;最后再设计深度相同、容器形状相同的不同液体的实验,通过测定发现,此时压强是不相同的。在完成实验探究之后,让学生归纳总结:液体内部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二、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充分激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之间讨论;师生之间的相互探讨等。恰当利用网络媒体、远程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为问题的探究创设恰当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同时教师要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实验设备、资料信息等。
2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物理课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因素是要求学生能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最后通过分析思考得出结论。这个阶段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阶段,它包括以下两个因素: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或通过搜集资料信息得出的结论,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恰当的探究方案。学生要带着问题和已设计好的实验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包括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师预先设置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也可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汇总。
3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这一阶段主要是合作探究,具体内容包括:对实验收集的数据或查找资料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归纳、思考得出结论;针对实验得出的结论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各小组分析讨论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每个组员的分析结论,小组之间要团结协作,开展好合作学习。每个小组可通过网络信息的帮助,将各自的猜想、假设、实验方案等相关信息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要关注各小组的探究过程,提醒学生从讨论交流中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使自己的思维判断更趋于合理,提高自己实验探究的能力。
f4总结交流,测试提高。各小组学生派中心发言人对各自的探究过程进行小结,讲解自己的实验过程或实验现象及结论,同时对各自的实验探究过程及结论进行评价和总结。小组成员对他人的探究过程及结论要进行反思和评价,并提出合理化的意见或建议。教师要对本节课学生的小结交流进行总的评价和总结,并让学生填写实验报告,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