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选题,确定训练内容和任务要求。时间应不少于半年。对高职高专学生要加强
f毕业设计环节的规范管理,加强过程监控,严格考核,采取评阅、答辩、实际操作等形式,检查和验收毕业设计成果。(六)要保证经费投入,努力改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基本条件高等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大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经费投入,采取切实措施改变当前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投入不足的状况。改善实习、实验及工作条件,为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加强对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认真研究和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要及时总结、宣传和推广先进经验,推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教育部将在适当时候开展专项检查,在今后的教学评估工作中也将加大对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考察力度,并将其列为确定评估结论的关键指标。请认真贯彻执行本通知精神,并将执行中的有关情况及时报告我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办公厅二○○四年四月八日
f二、毕业设计(论文)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是我国本科培养计划中规定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是使学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工程、管理和社会实际等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能够在工程应用技能训练、创新实践等方面得到初步的锻炼与提高。理工、经济、管理、外语、艺术和人文类的所有专业本科生均需参加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在第四学年所有的课程学习完毕后进行,时间约为16周左右。
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
第七学期中(11月):①启动通知
教学中心:下发“毕业设计工作通知”和《毕业设计工作手册》。各系:资格认证、审查;开好选题审议会;选派合格指导教师;组织动员。
第七学期末(12月):
②选题审议
第八学期初第3周:
各系:审核选题,提交“选题审核表”、“题目汇总表”。经院级审核后组织学生选题,教师完成“任务书”撰写并下发给学生。教学中心:组织督导专家审核题目。教学中心:下发“毕业设计前期工作检查通知”。组织专家抽查学生开题报告、前期准备工作。各系:组织指导教师全面审查开题报r